2007年12月6日

練習曲終 故事才要開始--導演陳懷恩的電影夢

圖片提供/ 美商華納兄弟公司台灣家庭娛樂分公司    攝影/華天灝



許多人對於「陳懷恩」這個名字感到很陌生,但是,我們其實早就透過陳懷恩的鏡頭,在「悲情城市」中看見梁朝偉低調抑鬱的眼神,以及侯孝賢導演特有的長拍定鏡風格與空鏡頭的運用。而今年,陳懷恩執導的電影「練習曲」,正一點一滴地,在許多人的心中泛起漣漪,因為,他喚起的,正是每個人心裡,藏在角落被遺忘的,那個曾有過的小小夢想。

陳懷恩在電影圈其實已經20多年了,是標準的「老電影人」。世新印刷科畢業後,1983年進入電影圈,這麼多年來,從場記、劇照、攝影、副導等一路做上來,近年更是與國內外導演合作電影攝影、短片及廣告拍攝,作品已超過百部。


「悲情城市」劇照。(照片版權屬於年代影視、侯孝賢電影社及學者有線公司所有)

遇見侯導 開啟意外的人生

當時剛畢業的陳懷恩輾轉被找到侯孝賢的片場當場記打雜,對攝影有興趣的他,沒事就拿著照相機到處拍照,侯導看他愛拍照,某天電影開拍要拍定裝照時,就找他幫忙拍一下,一看照片OK,當時就留下一個好印象。

某天,侯孝賢拍「小爸爸的天空」時,不知何故,劇照師沒有來,侯導就叫陳懷恩試試看,於是陳懷恩就在拍攝現場旁,爬著、趴著、躺著,用各種奇怪的姿勢拍一些劇照。照理說,陳懷恩的劇照跟攝影機角度不同,也就是說,這些鏡頭在電影裡根本不會出現,陳懷恩只好忐忑不安地把劇照洗好,拿去給侯孝賢看。侯導看了照片,突然大聲說:「這才叫做劇照!」,之後還根據陳懷恩的劇照,補拍了一些鏡頭。就這樣,陳懷恩加入了侯孝賢的團隊,開始當起劇照師,後來更是從攝影助理一路當到攝影師、副導,幫侯導拍了「戀戀風塵」、「童年往事」、「悲情城市」、「好男好女」、「戲夢人生」等多部經典電影。侯孝賢打破傳統的神來之筆,不僅改變了陳懷恩的事業,也似乎就這樣讓陳懷恩的人生從此不同。


導演 陳懷恩

拍一部為台灣訂作的電影

去年,陳懷恩有鑑於近年來台灣電影雖然在國際影展中大放異彩,卻忽略了台灣自己的市場,而興起了自己拍電影的念頭。但是,要拍什麼才能得到共鳴?

他以現在當紅的遊戲機Wii為例,當許多電視遊樂器不斷地往高科技方面發展,強調畫面流暢度、提高遊戲複雜性,好吸引那些真正的電玩高手時,任天堂研發Wii的設計師卻發現自己家人從來不肯接觸這些電視遊樂器,於是反其道而行,開始思考如何運用這個族群的邏輯,來設計一款適合所有人的電視遊樂器。事實也證明,Wii的確在市場上創造前所未有的成功。

所以,陳懷恩想要拍一部「跟其他導演不同的電影」。


台東台11線

但是陳懷恩沒有大財團當靠山,也沒有雄厚的資本,所以除了拍攝成本的控制之外,他還必須要思考市場的接受度,所有的辛苦才算是值得。攝影師出身的他,這些年在台灣各地取景拍攝,對於全台灣最美的自然景觀一清二楚,卻也常感慨我們生活在這座島嶼上,久而久之卻對這些美景視而不見。所以他希望利用他的專長,透過他的鏡頭,為所有台灣人整理出屬於台灣的美麗。就在此刻,當陳懷恩拍攝短片時遇到一個大學生騎單車環島,聊天中這個大學生談到他環島原因時說:「很多學長都說要環島,但畢業以後再也做不了。所以我覺得如果現在沒出來,以後就根本不會發生。」

這句話,深深震撼了陳懷恩,於是他將這位大學生的故事加以改編,拍成電影「練習曲」。



「有些事現在不做
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陳懷恩將這個簡單的故事用「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一句話帶過,但就是這一句話,撼動了不少人原本早已麻木的心靈。許多人在年少輕狂時,常常會有些瘋狂的念頭,像是花一個晚上騎車從北部殺到南部,只為了想見女朋友一面,或是三五好友相約一起來趟環球之旅等等,但更多時候,這些念頭都僅是念頭而已,也許只是在腦子裡一閃而逝,或是在朋友聊天之間被當成玩笑帶過,隨即就被現實的考量給壓抑下來。

然後,等到某一天驀然回首,才發現,遺憾是最難以抹滅的感覺之一。



陳懷恩一直在思考電影對消費者的意義是什麼,他發現,觀眾其實要的,就是尋求一種認同感,於是他揚棄一般的劇情衝突張力,用看似無關的情節、視覺美學的技巧,吸引觀眾隨著男主角完成環島夢想之際,也看到台灣的人情與山水之美。許多人小時候曾經玩耍的秘密基地、長大散心的寧靜角落,都在陳懷恩的鏡頭下一一完美呈現。觀眾藉由熟悉的場景和平凡的人物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力量和感動。陳懷恩說,現在的台灣就是需要這樣的美好。「我們需要更多的相互打氣。」陳懷恩這樣告訴我們。 

就是如此一個小小的感動,「練習曲」成了今年上半年度最賣座的國片。最重要的是,它吸引了許多從來就不願意走進電影院的觀眾。

贊助電影拍攝的自行車廠商,自電影上演之後,營業額成長了65%;電影裡出現過的民宿業者告訴陳懷恩,現在他們天天都會看到騎著自行車旅行的年輕人;就連著名的政治人物也參一腳,來了趟騎單車環島之旅。「練習曲」的效應隨著口碑不斷如漣漪般擴大,越來越多人受到電影的鼓舞,開始更積極地去完成他們的夢想,或是更加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人事物。

這一切,是當初的陳懷恩沒有預料卻又期盼的。



原不被看好的電影行銷

陳懷恩苦笑地說,以台灣現在的國片環境,這些心血自然無法以獲利的方式回收,但他拍這樣的電影,原本就不奢望能夠賺錢,而是希望能讓很多人都有機會來看這部電影,「只是希望大家共襄盛舉,如此而已。」陳懷恩說。

說歸說,如何讓電影不那麼賠錢,仍是一門大學問。陳懷恩在行銷這個部份,走的完全是跟一般傳統國片不一樣的路線,許多電影專業人士,一開始是很不看好這一部電影的。尤其陳懷恩不汲汲於爭取國際影展曝光率,更是讓許多電影界的人懷疑,這樣,真的可行嗎?

他在拍攝之時,就先拿著自己的創作去說服企業家,竟然得到了贊助,甚至有廠商願意投資,但卻被他拒絕,陳懷恩笑著說:「我怎能要求人家跟著一起賠錢呢?」

等到片子拍好,卻苦無管道及預算,這讓陳懷恩又面臨到另一個考驗,於是,他和太太楊麗音決定,既然拍片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不如就拿出20萬,在全省10個地點做環島試片,既可以一邊旅行,又可以回到當初拍片的幾個點免費做公開放映,讓當地的民眾都可以看到,就當作是完成心願,壓根兒沒想過要全省聯映。透過邀請不同族群團體欣賞,得到很大的迴響,這些觀眾在電影中得到許多感觸,於是口碑漸漸傳開,後來更因緣際會在美商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試片廳試片,吸引華納的注意,石總經理全程看完這部影片之後對他說:「既然你要放给很多人看,那我幫你做,你就可以給很多人看。」,最後答應替「練習曲」發行,而且以國片罕見的「全台16家戲院聯合上映」大陣仗上檔。當然,電影後來能這麼賣座,陳懷恩與楊麗音夫婦在試片時全程和廣大觀眾作面對面交流,絕對是影片賣座最大功臣之一。


男主角 東明相

找到自信 回到最初的夢想

陳懷恩也指出電影裡另一個強調的重點:屬於創作人的矛盾。

就像電影裡西濱堤岸兩個青年繪出導演的心情:「怕別人看懂,覺得自己很遜;若別人不瞭解,自己也會感到孤單寂寞…」所以,陳懷恩將片名定為「練習曲」,練習學會取得獨特與認同的平衡,還練習面對自信。陳懷恩語重心長地說:「台灣人似乎少了些自信,對自己的好不敢相信,卻又不想掩飾自己不好的那個部分。」

陳懷恩謙虛地將拍片順利及成功歸功於媽祖保祐,的確,這部片擁有最多的義工,依賴天氣的外景部份大概也只有1/10左右會因天候不佳而放棄或重拍,尋找贊助及發行看來也相當順利,但,其實若不是因為他的全心投入、甚至研究起天氣來,以及對這塊土地的熱愛,才能感動這麼多人共同來參與,讓「練習曲」不但成功帶起國片市場,也喚起大家實踐理想的行動力。

練習曲終有結束的時候,但,陳懷恩的夢想,卻才剛要開始。


作品:
1983【兒子大玩偶】場記
1985【青梅竹馬】助導、【童年往事】劇照
1986【戀戀風塵】攝影助理
1987【尼羅河女兒】攝影
1989【悲情城市】攝影,並入圍第二十六屆金馬獎最佳攝影
1992【少年ㄝ安啦】助導
1993【戲夢人生】副導演
1995【好男好女】攝影、音樂監督
1996【南國再見,南國】攝影、【忠仔】美術指導
2002【扣扳機】攝影、【7-11之戀】攝影、【美麗時光】美術指導
2005【經過】攝影
2007【練習曲】導演、編劇、攝影

 
(本文刊登於2007年9-10月份復興航空機上雜誌Remaissance裡, 請勿轉載)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