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8日

我用27歐元聽了柏林愛樂concert

2005年9月24日,我用27歐元聽了柏林愛樂音樂會。

這樣的價格,應該會讓很多花了八千一萬買票去國家音樂廳的人恨得牙癢癢的吧!尤其,曲目同樣也是Richard Strauss的「英雄的生涯」時。

其實也只是個巧合。當我決定要到柏林去申請我的拉脫維亞簽證時,心裡突然一個念頭閃過:應該去聽聽柏林愛樂吧?!查了網站的schedule,恰巧抵達的那個週末就有演出!荀白克、拉威爾及理查史特勞斯的曲目相當吸引人,於是透過網路訂票,我選了一個坐在第一小提琴後方的座位,可以清楚看見指揮拉圖的風采,而票價只要27歐元!


這,如果不去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


我本來以為柏林的愛樂廳應該是古色古香的造型,沒想到卻是現代設計感十足的建築,交錯參差的座位區讓每個人都能擁有極佳的視野,卻苦了我這初次造訪的觀光客,找了很久才終於找到自己的位子。說是音樂廳,這裡卻更像是名流聚會的場所,大廳有吧台,旁邊還有大到可以塞下整個樂團的「大衣保管間」,以及販賣柏林愛樂相關產品的商店,而前往的觀眾則一個個盛裝打扮…

(在台灣的國家音樂廳常常看到穿牛仔褲T-shirt的觀眾,這裡幾乎不太可能看見)


愛樂廳還有開放「舞台席」,讓觀眾可以坐在台上聆聽。我想,如果舉止打扮失禮的話,可是大家都看得到呢!所以看起來,那些觀眾比團員還要嚴肅正經哩。


只是,柏林愛樂實在是太有名了,像我一樣想盡辦法要留點紀念的人一定也不少,所以一到演奏結束,就會看到偶有閃光燈從觀眾席的某個角落發亮,害我最後整場音樂會結束時,也忍不住偷照了一張(我可沒有用閃光呵),頗有「我真的有看過柏林愛樂」的到此一遊味道。

--


再來一定要提到他們的音樂。

這個樂團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豐富的層次感,即使這些曲目我並不熟悉,卻一點也不影響欣賞時的興致,耳朵眼睛可是忙得不可開交,每一段主旋律都是那麼的清晰,卻又跟其他聲部保持著完美的平衡,於是,那些原本你不會去注意的樂器,反而是最驚喜的部份:中提琴向來被戲稱「交響樂團的雞肋」,但你的目光就是忍不住移到那邊去;那個豎笛首席吹得真是好,旁邊Oboe也是,音色再漂亮不過了;輪到法國號時,一點也沒有銅管的粗魯,倒是一股溫暖的感覺湧了上來,還有低音提琴的沉穩厚實…

沒有卡拉揚時期的霸氣,柏林愛樂卻多了一份經典的感覺。能夠駕馭這幾十位世界頂尖的樂界好手,指揮拉圖的能力不須懷疑,流暢的旋律在偌大的音樂廳裡迴盪,像是一次又一次的煙火表演,每一次的火花都不一樣,我相信聽過的人一定很難相信為什麼會有人聽古典音樂聽到睡覺。

因為,你根本就捨不得浪費任何一秒一刻。

--

所以,嫉妒我吧。我自己也覺得很讓人嫉妒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