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 夜上海 你是個不夜城
華燈起 樂聲響 歌舞昇平
只見她 笑臉迎 誰知她內心苦悶
夜生活 都為了 衣食住行
酒不醉人人自醉
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
曉色朦朧倦眼惺忪
大家歸去 心靈兒隨著轉動的車輪
換一換 新天地 別有一個新環境
回味著 夜生活 如夢初醒
只見她 笑臉迎 誰知她內心苦悶
夜生活 都為了 衣食住行
酒不醉人人自醉
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
曉色朦朧倦眼惺忪
大家歸去 心靈兒隨著轉動的車輪
換一換 新天地 別有一個新環境
回味著 夜生活 如夢初醒
這十年來,上海已經不知道來了幾趟,但黃浦江兩岸那華麗璀璨的夜景,總是讓人忍不住再走上一回。無論是在外灘這邊,漫步在萬國博覽建築群旁的步道上,幻想著20年代的老上海歌舞昇平的模樣,還是在浦東陸家嘴那頭坐在Paulaner戶外座位,點杯沁涼的德國啤酒(溫馨提醒:未成年請勿飲酒),感受現代摩登的氛圍,這個跨越古今與中外的混血城市,有著自成一格的絢爛。在夕陽西下後,彷彿,布幕才剛拉起,一場華美的秀正要開始…
有了河流貫穿的城市,似乎就是多了點故事與靈魂。
就像泰晤士河之於倫敦、塞納河之於巴黎,被稱為「上海的母親河」的黃浦江,承載了這個城市的用水、交通等功能,讓上海從一介小漁村,不斷茁壯成長,養成近3000萬人口的超級大都市。而這條最後可流向海洋的長江支流,更因為其對外的開放性,而形成比起倫敦、巴黎,更具有海派性格的城市文化。
我常說,如果你是第一次造訪新的城市,搭船遊河絕對是標準「懶人包」的選擇。用最輕鬆的方式,先把重要景點快速瀏覽一遍,對整個地理環境有了比較清楚的概念,然後再來慢慢決定想去哪裡深訪。
上海也是。
黃浦江搭船來回約40分鐘左右的時間,只須舒舒服服地坐在船裡,或著在甲板上吹著徐徐晚風,就能好好地欣賞浦東浦西不同的美,將黃浦江兩岸的重要建築一網打盡,不必擔心多到避不掉的遊客擋住你的鏡頭,或者在外灘走路腿痠到只想直接殺去腳底按摩,而無心體會。
船從浦東陸家嘴這裡啟航,最先引起眾人目光的,當然是獨特造型的東方明珠塔、像開瓶器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以及呈扭轉狀的世界第二高樓上海中心大廈。90年代後,浦東的快速開發,讓這塊原本被上海人嫌「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地區,搖身一變成為全中國的商業、金融中心。爭相蓋建的高樓,完全改變了上海的天際線,反倒成了上海最具特色的地標,更讓黃浦江從城市邊緣的進出口,變成了貫穿都市的中心區域。
除了兩岸五彩繽紛的建築燈光,更吸引我的,其實是同樣在河面上行駛的其他船隻。因為除了觀光遊船,你還可以看到運砂運木頭的船、軍船、郵輪…大大小小的船隻來往穿梭,讓人真真實實地感受到黃浦江充滿生活感的一面。
之前比較少前往的虹口區星外灘,也在遊船時得以一覽風光。這裡規劃成國際客運中心,因此可以看到中大型郵輪停泊岸邊。而充滿現代感的建築,特別強調綠建築設計,未來包括遊艇、水上飛機等,都會在黃浦江上出現,不禁也讓人對於未來的上海,充滿憧憬。
船掉頭轉回外灘,也拉回舊上海的記憶。
外灘路上坐擁二十多幢風格各異的歷史建築,有折衷主義的,也有文藝復興式的,還有早期現代式的,故而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群」。自上海開埠後,外灘就有「東方華爾街」的地位。不過在1843年以前,這裡還是黃浦江邊的一片泥灘。1844年起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後,英國人利用這塊地區作為碼頭,並開設了最早的一批洋行,到後來各家銀行及領事館設立,在這段租界時期,外灘從此不再只是江邊泥灘,成了最著名的十里洋場,避開了清末民初的混亂,上海相對較為穩定,1920年代更是上海最繁榮時期。
綠色金字塔屋頂的,就是聞名的和平飯店北樓,裡面的九國特色套房房間的建築風格,來自9個不同國家,是飯店的一大特色。此外,和平飯店的爵士酒吧也是上海最負盛名的,每晚都會演奏三、四十年代歐美爵士曲目,在音樂的流洩中,彷彿又回到那個人人精心打扮的夜上海黃金年代,「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正是最佳寫照。
而接著有著顯眼鐘樓的外灘13號,是現在的上海海關。這個海關大鐘,是因為當時進出口船舶來自世界各地,船舶自備時鐘誤差很大,經常引起爭議,為了統一報時,皆以海關鐘樓敲點為準,所以要高、要大、讓船隻可以遠遠就看見。當然,至今也依然是外灘最容易辨識的建築之一。
隔壁的外灘12號,現為匯豐銀行大樓,則是外灘占地最大、門面最廣的建築。當年建成時,被譽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間,最講究的建築」。每年跨年的4D燈光秀,就是在這兩棟建築間舉辦。
船隻慢慢駛回浦東,隨著航程結束,心中對於上海有了初略的輪廓。
你喜歡老上海?還是現代上海?或是未來上海?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