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outube.com/watch?v=T9JpIqeJMVk
這是我學生時期(小學?中學?)管弦樂團練過的曲子之一,當然,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科里奧蘭是何方神聖。
科里奧蘭其實就是莎士比亞筆下的Coriolanus。
(圖片來源: Donmar Warehouse) |
故事的轉折點,出現在科里奧蘭自己的親人,包括他的妻子與母親,哀求他懸崖勒馬,停止攻擊。於是科里奧蘭心一軟,鳴金收兵,結果弗西族人當然不肯放過他而慘死於刀下。
==
當年Heinrich Joseph von Collin改編自莎士比亞戲劇《柯里奧蘭》,貝多芬甚感興趣(老貝似乎對這種帶有悲劇性格的角色特別喜愛),決定為它寫一首序曲。他以c小調主題表現柯里奧蘭的侵略羅馬決心,並以降E大調主題象徵其母對兒子息戰的懇求。
Wilhelm Furtwängler |
福特萬格勒向來以"每一句都有彈性速度"出名,在這首裡我倒覺得相當適合用這樣的方式處理,隨著音樂的線條與音量變化漸快漸慢改變速度,變得更有戲劇張力,也把Coriolanus的角色刻劃得更深刻。
我總認為,經歷越多不同悲歡離合的人生,看過越多強弱善惡不同人性,才能在藝術創作/表現中發揮出深度來。而莎翁、貝多芬、福特萬格勒,這樣的組合,還需要多說甚麼呢?
==
然後我去了倫敦的Donmar Warehouse看了舞台劇《Coriolanus》。
這個版本是由該劇院藝術總監Josie Rourke所執導,《新世紀福爾摩斯》(Sherlock)製作人及演員Mark Gatiss、以演出Marvel系列電影裡反派角色Loki聞名全球的演員Tom Hiddleston等所主演,因此一票難求,開賣幾小時內全部秒殺賣光(檔期長達兩個月),唯一還得以親臨觀賞的機會,除了現場在售票口餐風露宿排隊買站票外,就是每週一推出極少量的Barclays贊助前排票。
而我拿出了當年搶0元機票的看家本領,竟然真的給我殺進購票系統,搶到Barclays的贊助票,坐在第一排只要10鎊!
真的! 坐第一排只要10鎊! (攝影/ 馬機) |
![]() |
(圖片來源: Donmar Warehouse) |
另一個亮點則是母子關係。最了解他軍人情操的莫過於他的母親,當媳婦為了生命安危而擔心時,這個婆婆自信滿滿地說她的兒子就該在戰場上與敵人廝殺,並且為此引以為傲,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擊潰他孤傲的城牆防線,也是他最尊敬的母親,最後Coriolanus聯合敵人回攻打這個背叛他的國家時,他的母親聲淚俱下,帶著一家老小,喊到沙啞的聲音跪求兒子回心轉意,原本一直背對著的Coriolanus此時轉過身來,卻早已淚流滿面,再怎麼鐵石心腸的硬漢也終究不敵親情攻勢而軟下心來(看吧政客算盤打得多好,專攻人家弱點連一兵一卒都不用打,最後讓敵人直接下手,解決得乾淨俐落)。
於此,看到小湯湯哭了,我眼淚也在眼眶裡打轉了,怎料下一段與弗西族的爭執沒幾句,英雄就被人倒吊,一刀刺死,鮮血噴滿了舞台,當然還有主角全身...我看得下巴都掉下來了...
這是多麼強烈的戲劇!
難怪貝多芬會被這樣的角色所吸引(暴烈的性格相似?),再回頭聽科里奧蘭序曲,最後的漸弱結束,正是英雄的殞落啊...
==
幕後花絮:
![]() |
我的偶像就離我這麼近! |
演完,大家都在門口等待演員簽名拍照並給予鼓勵喝采,但保安人員說小湯湯不會出來簽名,於是有些人就準備離開了,但我記得好像還有個後門,於是跟朋友兩個決定去後面的stage door試試運氣,巷子很小,我們站在後門的對面,盡量不影響人員進出。發現保安人員又跑來後門了,再次嚴厲地跟我們說他今天有朋友造訪,所以不會簽名,但就講完沒多久,小湯湯就出現了!
幾個顯然是老手的粉絲呼喚著他的名字,他跟其他人說了幾句話後就揮手跟我們打招呼了,然後...就往我們這方向走來! 天啊我心臟都少跳好幾下了! 他親切地問我們看完感想如何,然後跟我們說很抱歉他今天有朋友來,所以他們要去附近喝杯酒聊聊天,然後就跟我們揮手告別,往巷子另一頭走去了。
怎麼有這麼可愛的偶像! 還跟粉絲交代行蹤的啦!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