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去死黨家拜訪,我很愛與死黨一起走到附近的南機場夜市吃點小吃,那邊的攤子有不少都是死黨從小吃到大的老店,無論價格還是味道,都很實在。而我則是喜歡那不需要化妝打扮,可以不必顧慮形象的自在,而且,能與好友共享街頭美食,一同回味小時候的回憶,更是一件幸福的事。
死黨從小在那邊長大,大部份住在那一帶的,都是以前眷村老居民,住在連電梯都沒有的老國宅公寓裡。年輕人不愛這樣的台北,有點積蓄後大多會搬移這一區,以前我和死黨在附近走走,放眼望去我們大概都是年紀最輕的,還會有阿嬤看我們順眼,說要把孫子介紹給我們認識呵。
最近死黨開始抱怨,去南機場吃東西,變成一件令人反感的事。走在路上,會被開著雙B轎車的觀光客問路:「請問南機場夜市在哪裡?」一到週末,裡面就擠得水洩不通,不過只是想穿個拖鞋下樓去買個消夜,食物卻被排得長長的人龍給搶光;頂著大濃妝、穿著短到不能再短的熱褲辣妹,要同伴幫她照張到此一遊照;閃光燈到處閃啊閃的,許多人拿起相機猛對著街道、路人、攤子、食物拍照;原本不大的道路,被隨處亂停的車子搞得人車爭道;擦身而過的路人,對著同行者喊著:「那個xx果汁買了沒?還有上次電視介紹的那家oo臭豆腐哩?」
因為某家電視台美食節目的介紹,讓南機場夜市變成了觀光景點。這個老台北角落,突然被大量外地來的遊客,產生了不少變化。
原本只是夫妻兩人同心經營的小小攤子,因為湧入大量客人而忙到沒法子休息,只好開始請幫手,但有外人在,夫妻倆之間的恩愛畫面,與臉上的甜蜜與笑容也漸漸少了;也有些攤子因為應付不了這麼多客人,導致無法控制上菜時間,讓客人失去耐性;電視節目獨厚某幾間店家,卻讓其他同樣美味的攤子因為不願付給電視台費用而被人忽略...
我想起恆春,被《海角七号》迷大量入侵。
又想起以前採訪某些真的很棒的店家時,被拒絕的情形。這些店家主人,大多都是對自家品質非常堅持的人,他們總跟我說著相同的理由:「我們的東西很費工,要花很多時間準備,你們媒體一報導,突然來了一堆客人,反而壓榨了我們準備的時間,這樣做不出好吃的東西,砸了自己招牌,也對不起客人。謝謝你們,歡迎你們來吃,但是不要來採訪。」
所以我猜想,許多達人的心裡,一定都有一串藏起來的私房名單。
畢竟要台灣人不去湊熱鬧,簡直要他們的命(就像我為了奉母命去買星x克買一送一的咖啡,竟花了我一個多小時排隊,對於台灣人貪便宜與一窩蜂的個性,讓我深深感受到我的生命竟得浪費在一群不認識的陌生人上,而感到厭惡)。台灣人的沒有主見不用大腦,從如此被動的全然接受媒體洗腦,也由此可見。如果這是你生活中安全感的來源,我當然不置可否(有些人真的必須要「跟別人一樣」才能感到安心),只是,能不能至少給予當地人一些基本的尊重,不然跟對岸那些以為「我們有錢來拯救你們台灣經濟」的老粗有什麼不同?
但某些小店,真的只適合識貨的內行人;有些角落,也不該讓人聲喧囂奪去了寧靜。如果改不了大多數人「別人有,我如果沒有就落伍」的心態,那麼,能不能容許我們保留一點點私心,讓某些部份美好的回憶,不必分享給大家知道?